印度年轻人涌进农村:进厂不如种田,“印度制造”能靠谁?
创始人
2024-01-13 10:45:49
0

原标题:印度年轻人涌进农村:进厂不如种田,“印度制造”能靠谁?

印度的制造业雄心,可能会倒在种地的年轻人上。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明明看起来人口众多、机会无限的印度,制造业岗位却招不到足够的人,很多年轻人都困在了农村地区。

受新冠疫情和印度总理莫迪的粮食福利计划影响,在过去4年里,印度的农业劳动者数量增加约6000万。即便是已经摆脱新冠影响的2023年,印度农业劳动力也还是增加了1300万。

一般来说,拥有人口红利的国家,年轻劳动力涌入工厂,能够帮助提升整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但印度的情况偏偏相反,报道指出,不仅没有出现农村劳动力向制造业迁移的情况,看起来倒像是要早早走上去工业化的道路。

事实上,自2019年开始,印度农业劳动力就在不断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劳动者重返农业,这是灾难性的。”发展经济学家、英国巴斯大学客座教授桑托什·梅赫罗特拉称,“这是我们经济中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的倒退。”

正在田间劳作的印度年轻人(图源:社交媒体)

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将要走的发展道路却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截然相反。莫迪高喊振兴“印度制造”,但制造业的成长速度却不达预期,短期内无法成为提供职缺的主要行业。

为了“印度制造”,要怎样才能说服这些年轻人进厂呢?

进厂不如种田

21岁的农村大学生库玛尔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农村老家到孟买投靠姐夫一家,他渴望进城,去工厂里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在库玛尔的家乡,还有很多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但他们宁愿留在当地务农,也不愿意去城市里。因为城里“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待遇也不怎样。”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封控政策下,大批印度劳动者从城市涌回农村地区。彼时,不少学者认为,这只是印度迈向工业化国家过程中一段小插曲而已。

如今4年过去,疫情带来的影响消退了,但这个小插曲却没有逆转——印度的农业劳动者数量增加约6000万,制造业就业比例却在持续下降。

梅赫罗特拉的数据显示,印度农业就业人口在2005年左右开始下降,到2019年年初降至最低点,为略低于2亿人。然而,从2009年起,农业就业人口开始飙升,如今已超过2.6亿,与20年前印度农业就业高峰期的农业劳动者数量相差无几。且他们中的许多人,都选择在自己的家庭农场工作。

新冠疫情期间,回乡下种田的印度年轻人(图源:社交媒体)

为什么这些年轻人宁愿在自家种田,也不愿出去打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学者们分析认为,是印度的粮食福利计划让年轻人留在了农村。

新冠疫情期间,印度推行一项覆盖8亿人的粮食福利计划,每月向受封控影响的穷人提供5公斤大米或小麦。

莫迪将该计划宣传为全球最大福利项目之一。为了维持这项计划,印度政府必须以承诺的价格,从印度农民那里采购更多小麦和大米。据估计,仅仅是2023年,印度政府在这一项目的花费就达到了约2万亿卢比(240.6亿美元)。

只要留在乡下种地,就有政府以合适的价格前来收购粮食,这让很多年轻劳动人口甘愿留在了农村。

而且,随着2024年年初印度全国大选的临近,为了吸引选民,莫迪已经在2023年11月宣布,将这个项目再延长5年。

城里找工作难

乡下可以种田,但在城里找工作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尽管印度已经跃居世界第5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居于全球前列,但在城市地区,大部分增加的岗位都在资本密集产业而非劳力密集产业。这些工作,对来自农村的劳动人口而言,帮助不大。

印度媒体《The Wire》表示,过去5年,印度的劳动力(即就业人数)几乎停滞在4亿,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执行长维亚斯指出:“虽然印度人口,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持续成长,但劳动力并未增加。”另一组数据也显示,印度15-64岁的劳动参与率仅51%,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除了参与率不高,印度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也良莠不齐。印度文盲率至今仍超过20%,拥有全球最多的的文盲人口,而且存在城乡与性别差距。诸如苹果工厂这样的高端制造业,所需的熟练技工仍然不足。

进城务工的印度年轻人(图源:社交媒体)

“印度的人力资本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印度商学院教授钱斯里帕达表示,大部分年轻人进城,只能从事低薪工作以维持日常生计。

对于印度当下就业市场的矛盾,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前首席顾问普拉纳布·森指出:“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企业正抱怨找不到人才。”

这种环境,失业率当然居高不下。

CMIE在2023年10月的数据显示,印度全国失业率为10.05%,创两年来新高。印度2022-2023年的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45.4%。

印度人口基金会执行董事穆特瑞加为此感慨道:“我们必须为农村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但我们没有发达的基础设施,没有充足的电力建设,也没有好的工业中心。”

看起来,不是资本充足、人力众多,就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人口红利只到2041年?

印度总理莫迪一直承诺要创造数千万就业机会。自他上台开始,印度就出台多项激励措施,鼓励多国企业在印度设厂,但这些工厂并未令印度全国就业岗位出现明显增多。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已从20年前的约17%,降至2022年的13%。

而印度目前总计有6500万个制造业岗位,这与莫迪2014年首次当选总理时相比,仅增加500万个。

图源:社交媒体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分析,若不能尽快提高工人技能,创造大量制造业职位,可能导致印度错过人口红利的发展优势,反形成失业危机,助长社会动荡。

印度人口不会永远年轻。数据显示,印度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在2041年左右到达颠峰,然后开始下降。

而在一些印度地区,已经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

比如在南部旅游胜地克拉拉邦,出现了大量青年外流现象。克拉拉邦是印度全国唯一人口高龄化的地方,若是未能利用好这波人口红利,克拉拉邦很可能是整个印度未来社会问题的缩影。

除了内忧,印度还有“外患”,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国均在虎视眈眈。这些国家正积极抢食国际供应链转移的投资大饼,凭借着各自的人口红利、更稳定的商业环境紧追在后。

对于印度来说,机会是有限的,如不迅速行动,庞大的人口反而会阻碍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神十九...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10月29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
德国ATM机成犯罪分子作案目标...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雨山 环球时报记者 何珊】近年来德国多地的银行自动取款机(ATM)成为犯罪...
以色列总理说愿与阿拉伯国家推进...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8日电(记者王卓伦)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8日在位于耶路撒冷的议会发表讲话说,...
马斯克豪赌特朗普惹官司,费城检... 特斯拉CEO马斯克豪赌特朗普的最新行动惹官司,已有美国大选摇摆州的地方检察官正式起诉。 当地时间10...
法国总理巴尼耶接受外科手术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28日,法国总理府发布新闻公报称,总理巴尼耶于26日接受了外科手术,手...
德国大众拟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工厂 中新社柏林10月28日电 当地时间28日,德国大众汽车劳资委员会主席达妮埃拉·卡瓦洛在大众总部沃尔夫...
农民副县长成犯罪团伙头目,为人... 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 近日,连云港市公安局发布的一份征集犯罪线索的通告引发关注,通告中提到的犯罪团伙头...
欧盟官员:谴责以色列议会就限制... 当地时间10月28日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议会就限制联合国近东巴勒...
英国核潜艇遭遇“水下饥荒”惹嘲...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印度《欧亚时报》27日称,英国海军一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在6个月的水下巡逻期间...
伊拉克致信古特雷斯和安理会,谴...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据法新社10月28日报道,伊拉克政府28日表示,伊拉克在一封致联合国秘书...
原创 台... 台湾竖起“王牌武器”,硬抗解放军远火?别忘了我们还有东风 近年来,解放军在军事演习中频繁展现火箭...
字节跳动计划在欧洲设立AI研发... 字节AI战略推进速度迅猛。 10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字节跳动准备在欧洲设立AI研发中心,已开...
俄罗斯今年GDP预计增长3.9... 新华社莫斯科10月28日电(记者张继业)俄罗斯总统普京28日说,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数据,2024年...
通讯|“黑德兰港离中国并不远”... 新华社澳大利亚黑德兰港10月28日电(记者张淑惠 马平)“你好,中国!”孩子们冲着记者的镜头欢呼起来...
什么是开源AI?官方定义终于来... 开源AI终于有了“官方”定义。 长期致力于定义和“管理”所有开源事务的开放源代码倡议(OSI),周一...
环保建材,中科美居引领绿色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生活已成为时代的呼声。环保建材作为构建绿色生活的重要物质...
拒交物业费不是抗议物业失职的办... 唐山客 据《法治日报》报道,2019年,因物业占用小区一楼的架空层改建成物业员工宿舍,导致业主原本的...
办事需要“打点”?蜀黍:小心被... 声称自己有“关系” 能帮助安排工作 急于求职的你心动了吗? 如果你心动 那就很可能掉入了骗子的圈套了...
外交部:美国从未停止针对中国的... 10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会上有记者提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西方国家认...
“美国将针对中俄部署”,中方回... 10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将于2025年部署针对俄罗斯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