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制的《昆明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2023)》显示: 2023年,昆明市户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0.34岁;居民要注意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伤害,它们占到总死亡的80.45%;儿童青少年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睡眠、科学使用电子产品,以保护眼睛。
人均预期寿命80.34岁
2023年,昆明市户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0.34岁,其中,男性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8.4岁,女性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3.62岁;城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3.07岁,农村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8.05岁。
昆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0.88%。其中,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0.61%,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1.17%;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2.11%,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3.37%。
2023年,昆明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报告发病率564.92/10万,去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报告发病率136.02/10万。发病率居前十位的传染病依次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布鲁氏杆菌病、痢疾、艾滋病、猩红热、伤寒副伤寒。
前十位死亡原因是这些
2023年,昆明市户籍居民报告死亡率 735.72/10万。其中,男性居民死亡率871.61/10万;女性居民死亡率600.58/10万。城市居民死亡率 642.20/10万;农村死亡率805.88/10万。
昆明市户籍居民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
①呼吸系统疾病
②心脏病
③脑血管病
④恶性肿瘤
⑤伤害
⑥消化系统疾病
⑦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⑧神经系统疾病
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⑩传染病
前十位死因死亡占总死亡的94.90%,前五位死因死亡占总死亡80.4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死因归类法,将疾病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第二类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第三类是伤害。昆明市居民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从伤害顺位看,意外跌落、道路交通事故、自然及后遗症、意外中毒、溺水是导致昆明市居民伤害死亡的前五位原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渐增长
2022年,昆明市中小学生常见病发病率:近视率51.8%,龋患率67.3%,超重率13.8%,肥胖率12.8%,生长迟缓率0.3%,营养不良检出率6.3%,姿态不良检出率3.64%。
2022年,昆明市大学生常见病发病率:视力不良率88.5%,龋患率70.0%,超重率19.8%,肥胖率7.4%,消瘦率2.2%,营养不良率2.2%。
2022年,中小学学生近视率51.8%,其中,幼儿园5.5—6.5岁儿童近视率12.9%,小学生近视率37.2%,初中生近视率73.3%,高中生(含职高)近视率87.3%。大学生近视率88.5%。
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睡眠时间不足、课后作业时间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逐渐增长,近视防控工作尤为严峻。
慢性病防治水平显著提升
昆明市建设了6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五华区、呈贡区、安宁市)和8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寻甸县、禄劝县、石林县、晋宁区、富民县、东川区、嵩明县、宜良县),成功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延伸至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中,有力践行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战略思想,慢性病防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提升基层慢性病诊治急救能力。建成142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全覆盖。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61个,覆盖50%的乡镇卫生院。
组织社区临床医生和乡村医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登记建档和规范化管理治疗,为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高血压患者建档39.2万例,管理高血压患者38.7万例,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7.09%;糖尿病患者建档12.7万例,管理糖尿病患者12.7万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78.65%。
设置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机构119家,其中,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医疗机构61家,康复专科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51家,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优质康复医疗服务。
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2023年,昆明市全面实施艾滋病防治从检测到治疗“一站式”服务工作模式,逐步实现以促进HIV感染者/病人的福祉为中心,从病例报告发现到入组抗病毒治疗闭环服务的工作目标。
已建设并投入使用艾滋病检测点832个(其中,村级艾滋病检测点523个),具备艾滋病确证检测能力的实验室66个,所有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都具备了艾滋病确证检测能力,所有乡镇级卫生机构都能够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平均每县分布有37个村级艾滋病检测点。
2023年1—12月,艾滋病检测人次数达558.7万,占常住人口的65.9%,HIV感染者发现比例达到90%以上;新报告的HIV感染病例成功转介治疗率98.8%,从初筛检测阳性到抗病毒治疗的间隔时间中位数11天(2020年17天)。截至2023年12月底,已发现的HIV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到94.3%以上,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有效率达到98.8%。2023年,昆明市正式加入全球防治艾滋病快速通道城市网络,是我国首个加入快速通道城市网络的省会城市。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吕世成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