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加息相辅相成的措施,美联储从2022年6月开始缩表。截至2023年末,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缩减超1万亿美元,目前规模约为7.7万亿美元。
而与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进程“相伴相生”的,是美国隔夜逆回购(ON RRP)规模大幅缩水:过去一年多以来,ON RRP大幅缩水逾1.8万亿美元。截至目前,隔夜逆回购使用规模已不足7000亿美元。
ON RRP使用规模的大幅缩水,反映出美国货币紧缩导致流动性水平在不断下降。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从规模上看,自2023年6月债务上限问题解决以来,隔夜逆回购的缩减规模与短期美债的净发行规模相当,也表明隔夜逆回购成为消化短期美债新增发行的主力渠道。
事实上,激进加息的苦果已然显现,当地时间上周五(2024年1月12日),美联储公布了其2023年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报表。由于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力扶持经济,随后激进加息以应对高通胀,美联储2023年运营亏损高达1143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亏损。而美联储何时恢复盈利,则取决于它开始降息的时间。
接下来会降息吗?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声称当前的利率水平已处于或接近本周期的峰值,首次不再回避降息问题,被视为暗示加息结束的信号。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已结束了本轮加息周期,且将在2024年3月开始降息。
中金公司研报称,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1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4%,核心CPI同比增长3.9%,均超出预期。这一通胀情况表明,尽管美国通胀的大方向仍是放缓,但其节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也充满了变数。如果美联储过早地转向宽松政策,可能会导致需求反弹,进而增加经济“不着陆”和“二次通胀”的风险。这也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降息预期。
中金公司还表示,随着ON RRP持续消耗,美联储或将在未来两次会议上加大对缩表的讨论,最早或于2024年第二季度调整缩表节奏。
美银策略师们在一份报告中则预计,美联储3月就将宣布开始放慢缩表计划,与首次降息行动同步。该行预计美联储将从4月开始把美债缩表上限每月降低150亿美元,7月结束缩表。
美联储降息,将带来哪些影响?
“美联储降息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正面的刺激作用,全球风险资产将受益上涨,美股将在利率下降的带动下不断创新高,A股市场也将受此影响出现反转。我们看好2024年A股市场的表现,有望结束持续下跌行情。”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表示。
瑞银大中华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认为,2024年MSCI(中国)指数有15%的上行空间。在15%的上升空间中,有5%由估值推升。当前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PE)仅为8倍,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另有10%由盈利增长推动,其中企业收入的上升空间有望达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子荣称,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或纾困式降息的影响存在本质区别。如果2024年美联储基于经济“软着陆”情形采取预防式降息,美股趋于上涨,长端美债收益率趋于下跌,美元指数维持震荡偏弱。尤其是在缩表进程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美元指数趋势性向下拐点或在降息时点之后。这一情形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向好,中国资本外流压力将有所缓解,出口有望企稳复苏。如果2024年美联储基于经济“硬着陆”情形采取纾困式降息,美股、长端美债收益率以及美元指数皆存在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外部环境将更加严峻。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开年以来共有26人走上基金经理岗位。基金经理扩容呈现出两大变化:一是博士基金经理数量持续增加,全市场博士基金经理数量达362位,占比10%;二是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开始趋短,有44.25%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长不超过3年,任职超10年的仅占10.2%。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现象是基金业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表现。在快速扩容下新人持续进入,同时老基金经理选择“奔私”等其他出路,或者因业绩不佳而被淘汰。另有网友对此调侃称:“亏钱不需要经验”。
对此,你怎么看?
作者丨王彤旭
今天,这一板块依然火爆!
北交所重磅!
突发!他们集体辞职……
6000多元的机票退订只剩269元?航空公司回应——
A股静待反弹!高股息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