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刘学文)“湖北省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在开庭,法警传上诉人到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特殊的法庭审理在大学校园正式开始。在“6·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日到来之际,鄂州职业大学联合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公开庭审”搬到校园内,为200余名青年学生带来了一场现场普法教育。
庭审正式开始后,依次经过严谨有序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上诉人最后陈述等环节,合议庭成员围绕犯罪事实、性质、量刑情节等焦点问题,适时询问、充分听取了检察员、上诉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
庭审过程中,检察员在法庭辩论环节陈述意见的同时对在座大学生进行了法治教育。庭上陈某真诚认罪悔罪,并面对在校师生表达忏悔。该案将择期宣判。
“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毒品说不!”庭审结束后,工作人员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一节毒品法治课。从毒品种类特点、毒品犯罪违法犯罪行为、毒品的危害、染毒的原因等方面,结合真实的案例,全面细致地向学生们阐释了“新型毒品”和“伪装类毒品”的诱导性和危害性,并就毒品的预防提出了具体措施。
“生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旁听庭审,我感受很深,收获很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深切感受到司法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严肃性,还增强了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
“闭门说教,不如以案说法。”鄂州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官以具有冲击力的现场庭审为切入点,通过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将“公开庭审”变成“法治公开课”,让大学生们在“零距离”体验庭审中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进而增强青年防范毒品意识,发挥以案释法的普法宣传作用。
作者:程墨 刘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