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从6月11日开始,为了报复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真主党对以色列发起了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军方也声明称,以色列北部地区当日就遭到了160枚火箭弹袭击。这使得以色列北部的一些军事目标受损,并且人员也有所伤亡。到了15日,又有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南部地带遇袭,导致8名士兵死亡。愈发严峻的形势,使得以色列政府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从6月11日到15日,特拉维夫就爆发多起抗议活动,有上万民众走上街头呼吁交换人质立即停火。
(图为黎巴嫩真主党)
在面临内外巨大的压力下,内塔尼亚胡政府只得作出让步。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当地时间6月16日,以色列军方宣布“战术暂停”,给出的理由是方便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不仅如此次日,内塔尼亚胡就宣布战时内阁已经解散。自从去年10月初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就组建了由5人组成的战时内阁,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这两位鹰派人物,正是拥有表决权的核心人员。
(图为以色列民众的抗议活动)
有专家认为,战时内阁的解体,或许能为巴以双方带来喘息之机。在此基础之上,有望达成新的临时停火协议。而短期停火期间,双方可能会进行俘虏的交换,甚至是为长期的停火谈判做准备。但事实上实现长期停火的可能性仍不大,战时内阁的解体并不意味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将受到阻碍。内塔尼亚胡打算和加兰特等少数强硬派成员通过小圈子会议,对军事行动作出关键决定。缺乏反对派的介入,以色列推行军事行动的阻碍反而更小了。
(图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根据新华社的最新报道,以色列军方18日就批准了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由此来看以色列的“战术暂停”,其实就是为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利用短暂的时间,补充弹药调整军力,制定下阶段的军事计划。以色列外交部长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声称,已经准备好在黎巴嫩发起全面战争,真主党将被摧毁。目前来看以色列的战车仍要开下去,这可能会挑起更广泛的冲突。
(图为以色列国防军)
但真主党的实力并不弱,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也是大举侵入了黎巴嫩南部,但结果却是真主党获胜,以色列被迫撤军。自从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就时不时地用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发起袭击,这已经导致以色列北部定居点的民众大量撤离。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间,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能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数月的袭击期间使用了很多新武器。以色列方面也估计,真主党包括火箭弹在内的远程打击武器超过了15万枚。以色列发起战争,未必能获胜。
(图为美国航母打击群)
目前来看以色列有意将冲突扩大化,目的可能就是要拉美国下水,改变中东当前的战略格局。毕竟在中东地区,美国仍维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美国一贯坚定支持以色列。像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甚至是伊朗都是以色列靠自己难以解决的,只有依靠美国的强大军力才有可能实现。但以色列这种行为,恐将引发更加广泛的冲突。这有违国际社会的期待,应该遭到各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