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号、25号和26号三起冲突的爆发,中菲在仙宾礁的对抗达到顶峰。目前仙宾礁局势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阶段,我们称之为攻坚阶段,这种状态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美军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26号菲律宾运补计划失败之后,美国终于按耐不住了。据观察网报道,印太美司令帕帕罗近日表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是允许美军舰为菲律宾运补的船只护航。言外之意就是,只要菲律宾招手,美军舰就会跨洋赶来保驾护航。
对于帕帕罗嚣张的表态,很多人认为,美军显然不满足于菲律宾在南海的“小打小闹”,其真实目的在于通过扩大冲突,为自己亲自下场寻找理由。换句话说,美国已经厌倦了菲律宾在南海搞得这些“猫捉老鼠”的游戏,准备亲自“掌锅”,把事情闹大。
目前菲方在南海的一系列挑衅活动还没有为美军下场提供充足的条件,美国认为中菲冲突还没有出现死亡,这不符合美军借机下场的需要。
如果美军不能亲自下场,那就无法借“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把事搞大,美军舰机在南海的种种劣行就找不到“合理”的理由。
美司令的暗示嗅觉灵敏的菲军方看懂了,当即表示,即便中方对菲采取了一系列的威胁行动,但菲方仍愿意继续完成运补行动,并表示如果需要,他们不仅会和美国合作,还会拉上其他热衷于搅局的国家。
美菲你来我往说的热闹,但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美国真的有资本下场吗?
在南海问题上,美军也曾下场过,2016年中美在南海对峙,当时美军介入的成本直线提升,迫使美国不得不面临可获收益跟所面临的风险与投入严重不成正比的问题。
例如:南海与美本土距离万里,美军作战时间稍微长一点,就要面临补给补给不及时的问题,而且在军事调运强度上,也无法跟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相提并论。在这些现实的失控性损失面前,美军选择撤离。
所以,决定美军是否下场的从来都不是任何一方的态度,而是利益,在南海这个区域内根本就不具备让美军可以付出大量成本的预期利益,无利可图的美国更不原因承担与中国军事碰撞的后果。
即便美菲两国的军方如何叫嚣,背后的资本都不会让美军介入南海问题,毕竟美国是全球最利己主义的人。
在已知美方不会下场的前提下,我们回头来看仙宾礁问题该如何解决。
目前,仙宾礁上停靠着一艘菲律宾海警船,中国采取的策略就是持续消耗菲律宾的战斗力。损失在所难免,但这是我们必须提早准备好的。
菲律宾的目的是让海警船长期驻扎在仙宾礁,然后通过小型海警船进行物资补给,这种模式与之前仁爱礁有很大的不同。
仁爱礁上使用的是报废登陆舰和民用木质船只进行补给,而仙宾礁却完全用上了菲律宾的现代海警装备。这里不仅有坐滩的2000吨级海警船,还有负责物资转运的300吨级小型海警船。
我们的策略很明确:不让菲方的任何一次补给行动成功,不论是仁爱礁的非法坐滩军舰还是仙宾礁的海警船,都不能让菲方有任何补给物资运送上去,一直耗到菲方自己受不了,主动提出撤走。
在最近的一次对抗中,菲律宾损失了两艘300吨级的小型海警船,别看洞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它们的战斗力,其中一艘已经报废等待维修。
菲律宾为了弥补损失,调集了其他海警船,并动员渔监局的船只参与对抗。但我们也绝非坐以待毙。目前中国在该海域部署了包括3艘海警船、6艘军舰和31艘民船的舰队,还有万吨大驱055支援,占据了主动权。
如果菲律宾再来,我们会继续撞击他们的海警船,让他们知难而退。策略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菲律宾海警船只有10艘,经不起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