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被誉为“海中巨无霸”,身躯之大无以言表,除了身体的体型特别之外,连肺活量也非常惊人。
而我们都知道动物特别会排便,尤其是在它们进食之后会有一定的排便时间,有的动物会排出草屑,有的则会排出泥状的粪便。
通常来说,动物的排便量不大,因为它们的体型也并不是很大,会影响到整个自然环境,但是近日,蓝鲸的一次性排便量就让路人叹为观止,大量地粪便即使被冲到海里,都会让海洋生态受到影响。
那么,这些粪便究竟有什么样的奇特作用,让整个自然生态都受到影响呢?
蓝鲸一个肺活量能达到5000升,往往在水面的时候,它们会先将这些气体吸进肺部,待到肺部充满时,就能将这些空气一起喷出,喷出的水柱高度可达9~12米,这样的高度绝对超乎常人的想象。
当蓝鲸的肺活量喷出水柱,以其庞大的身躯来衡量,这等同于一口将“5000升”的水喷到空中,又是如此规模的一次排便,鲁迅曾说道:“一入大海深似海,只因蓝鲸拉了一炮。”
行为非常惊人的蓝鲸一次性排出的粪便足足有两吨重,肉眼可见海面上漂浮的黑色粪便,吸引力非常强,但是却有着利大于弊的好处。
这些粪便漂浮在海面上,会受到阳光直射作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粪便具有消毒效果,可将其消毒杀菌,然后再被海水冲刷后沉入海底。
这些粪便能成为海洋生态的重要肥料,只要将粪便洒入海水中,就可以深深融入海水沉到海底,这对于其他的海洋生物来说,将粪便吃掉后,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营养价值。
而且这些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氮和铁等成分,再加上粪便新鲜的程度适中,不会像其他植物般腐烂虫蛀。
蓝鲸的粪便还能释放出大量营养物质,有助于浮游植物进行生长和繁殖,而这些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层,是上层、底层、深层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浮游植物是海洋二氧化碳吸收的重要“功臣”,它们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有利于生物呼吸,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所消耗的过程就是蓝鲸“拉了一炮”的功劳。
蓝鲸作为现在世界上存在最大的生物,其身体庞大足以惊人,但是在浩瀚的大海之中,也并不是体型最大的生物,都只是一份子。
所以说,正是因为蓝鲸能够很好的抓住微小的食物,所以在亿万年的生存历程中一直成为了深海中的霸主。
因为它们所要寻找捕猎的小鱼小虾食物体积很小,所以蓝鲸需要通过直接用嘴巴吞食的方式来将小鱼虾捕捉到嘴里,而水流会直接从口中流出。
当蓝鲸进食完毕,嘴里就会剩下一些食物残渣和未消化的废物,这些物质会随着排泄物一起排出来,而这些东西就成为能够帮助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更快的“肥料”。
正是因为蓝鲸庞大的身体才会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就连自身都不能完全消化利用的小生物,都能够成为其他更小动物获取能量的来源。
就好像农田需要耕地一样,如果没有蓝鲸这么大的体型,我们也想象不到有这么丰厚的“礼物”送到大海之中,能够让广阔的大海变得更加富饶。
所以这也正是蓝鲸能够带来极大福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蓝鲸就像是耕地器,再加上蓝鲸身体的庞大,以及拥有较长寿命这一特点,可以想象,每年几百头蓝鲸排出的粪便汇聚在一起,那是一项多么巨大的资源!
许多人对蓝鲸非常好奇,在浩瀚的大海之中,有着这么大的动物生活着难免会产生好奇心,他们开始通过捕捉和人工驯养等方式增进对蓝鲸了解。
然而了解归了解,没有进行科学合法的捕捞手段反而对蓝鲸造成伤害,非常残忍,一些黑心人铤而走险进行捕捞,由此导致蓝鲸数量急剧减少,仅仅在20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这个短暂时间居然有90%都被捕杀。
所幸的是,随着有关组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蓝鲸,并立刻呼吁停止对蓝鲸进行捕杀,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加以保护,并且通过强制措施保障法律实施,这样下来蓝鲸数量也慢慢开始回升,但这并不是说人类就能对它们不管不顾了。
因为蓝鲸一直是被列为濒危物种,其数量在10000至25000头之间,仅仅是过往数量的一小部分。
所以说人类一定要尽心尽力保护它们,但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海洋污染非常严重,一些化学物质,以及不易降解的塑料垃圾等,都成为诺大的海洋环境污染源,这些污染源不仅影响蓝鲸正常觅食和休息,还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而且近几年来,由于科技发展越来越注重更高效率,对声音产生了更高需求,再加上民众对高效成果需求越来越多等因素施加压力,新型噪音逐渐增多。
以往原本相对比较安静的深海因为人类这种新型噪音产生影响,因此变得越来越吵闹,而这种噪音会影响到蓝鲸正常生活,因为噪音产生的问题同样也导致新型问题发生,它会淹没天生耳聋和耳鸣的问题,也会增加麻痹等其他新型疾病发生几率,为了自己的利益,人类应该付出相应代价,对吧?
上一篇:中秋假期临近 节日市场供应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