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到糖,大家都会想到“甜蜜”、“幸福”的字眼,然而在历史上发生过一起因为“糖”而产生的灾难。在这起事故中,一共有21人不幸丧生。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919年1月15日,随着一声惊雷似的巨响,三米高不明物体形成的巨浪,带着热气以时速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朝着人群袭来。而当人们还没来得及回神,他们就如同苍蝇一样被不明物体粘住,除此以外,还有街道上的车辆,马匹,一切建筑物,他们都无一幸免被侵蚀着。而这不明物体还在不断流动,逐渐将人掩埋,使人不能动弹。
在《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中提到:“还有的人被爆炸造成的猛烈气流卷起来,扔到了数英尺外。”更有一些人被空气卷起的各种残骸击中,更骇人听闻的是,还有一辆卡车被糖蜜波卷起,扔到了波士顿港。
其中的幸存者安东尼·迪·斯塔西奥回忆道,当时他和妹妹从米开朗琪罗学校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就被一团带有甜味的神秘物体卷起来,但是他能听到妈妈在喊着自己的名字,可是却不能回答,因为喉咙被窒息人的糊状物粘住了。他之后便晕了过去,不过还好后来被解救出来了。
有一位亲眼目睹灾难发生的作家,他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的:齐腰深的糊状物覆盖了整条街,形成着漩涡,冒着气泡。到处都有东西在挣扎着,但是却不能分辨动物还是人类。只有那人从粘稠的东西里拼命挣扎出来,才说明那个地方还有生命……而路上的马匹就像站在粘蝇纸上的苍蝇一样无力地死去。他们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这场灾难被称为波士顿的蜜糖大惨案,不明物体就是因爆炸而喷出的糖浆。据统计,有21人在沼泽般的蜜糖糖浆中或窒息而亡,或因烫伤而亡,160多人受伤。为什么会有突然爆炸的糖浆?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要讲到为什么要生产这么多的糖。当时一战刚刚爆发,美国虽然不参与战争,但是为了狠赚一笔,大量生产火药卖给战事国。而这火药和糖又有什么联系呢?糖在通过甘蔗和甜菜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粘稠状的产品,这就是糖蜜。而这个糖蜜因为富含糖分,可以通过发酵来产生乙醇。当时蜜糖产量的20%用来作为制作朗姆酒,80%用来制作生产工业酒精,而这个工业酒精也是作为生产无烟火药所需。
所以说当时会生产这么多的糖,但是好端端地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当时一家通过蒸馏生产乙醇的纯净蒸馏公司,在1917年时被美国工业乙醇公司收购,从此这里的糖蜜都用来生产工业乙醇,从而出售给英法等国的武器制作商。而这家公司当时为了节省存储和运输的费用,于是就在交通网密集的住宅区建立糖蜜存储罐。而到了后面,产量越做越多,一些工人为了多装运一些蜜糖,挤得储存罐出现了裂痕,然而他们并不在意,而是将裂痕涂上深色的油漆掩盖。
到了1919年1月15日这一天,温度突然上升,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这一潜藏着的危机也就爆发了。积压在储藏罐里的蜜糖由于高温不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储藏罐最后爆炸酿成了惨案。
我们在回顾历史时,才发现原来细节如此重要。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能马虎于任何一个安全漏洞,否则,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十分惨重。而甜蜜的灾难并不甜蜜,希望我们能永远牢记历史中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