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 当地时间1日晚,伊朗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方面说,伊朗袭击失败,并誓言让伊朗“付出代价”。据美国媒体2日报道,以色列将在“数日内”报复性打击伊朗石油设施等战略目标。
警报声响彻以大部分地区
伊朗方面说,为报复以色列在伊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一系列行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部队1日晚向以重要军事和安全目标发射弹道导弹。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发射的导弹超过200枚。此次袭击中,伊朗首次使用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并称约90%的导弹成功命中目标。
新华社驻中东多国记者当晚看到“火球”划过夜空,警报声响彻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以色列方面说,伊朗导弹大部分被拦截,少量导弹击中以中部,还有一些击中以南部,损失“微不足道”,未对以空军战斗力造成破坏。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2日报道,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公开了此次袭击的主要目标,包括以色列3个主要空军基地、以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以及战略雷达和坦克装配中心、运兵船等。另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导弹击中以空军基地,摧毁数十架F-35战机。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此次袭击中,至少两枚导弹落在摩萨德总部附近,多枚导弹击中以色列内瓦提姆空军基地。
此次袭击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社交媒体上警告以色列,“这只是我们力量的一部分,不要与伊朗发生冲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后回应称,“伊朗犯了一个大错,将为此付出代价”,“谁打我们,我们就要打他”。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名发言人说,美国总统拜登命令美军帮助以色列抵御来自伊朗的袭击。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赖德说,在地中海的两艘美国军舰发射十多枚导弹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但不清楚是否拦截成功。
据美国新闻网站阿克西奥斯2日报道,以色列将在“数日内”对伊朗实施“重大报复”,可能打击“伊朗境内的油田和其他战略要地”。
伊朗民航组织发言人2日宣布,伊朗领空关闭至当地时间3日凌晨5时,目前伊朗所有国内和国际航班均已取消。
伊方表示军事行动已经结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认为,以色列两个月前在德黑兰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后,伊朗便开始计划这次报复袭击。伊朗此前一直未予实施并非软弱,而是如伊朗官方所说会在适当时机报复,且如果加沙地带能够达成停火协议就可考虑放弃。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以色列非但未与哈马斯停火,反而对黎巴嫩真主党大打出手,这让伊朗高层主张打击以色列的强硬派逐渐占了上风,且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被以军炸死一事更对伊朗决心袭击以色列起到催化剂作用。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段九州认为,在“抵抗之弧”重要盟友黎巴嫩真主党遭到重创、纳斯鲁拉等领导层被“定点清除”的情况下,伊朗如果此时再不出手,将极大损害其作为“盟主”的公信力,导致这一抗以同盟如以色列和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动摇甚至分裂、瓦解。
范鸿达注意到,伊朗官方在1日袭击以色列之后的表态与4月首次报复空袭后如出一辙,暗示只要以方不采取过激反应,事态就可到此为止。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伊朗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如果以方采取报复行动,伊朗的反应将会更加“猛烈和有力”。
在范鸿达看来,后续事态如何变化、会否升级,取决于以色列是否对伊朗采取激烈报复。伊朗有能力扩大对以攻击范围。一旦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可能给两国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伊朗或猛烈打击美国在中东驻军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肖恩·萨韦特1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正在白宫战情室监视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并定期从国家安全团队获取最新消息。拜登指示美国军方协助以色列防御伊朗袭击,并击落针对以色列的导弹。
伊朗10月1日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后警告说,如果美国等以色列盟友帮助以方报复,其在中东地区的驻军和利益将受到伊方“猛烈打击”。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援引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声明报道:“如果美国等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发动直接干涉、侵犯伊朗,它们在中东的基地和利益将面临伊朗武装力量部队猛烈打击。”声明说,伊朗无意与以色列开战,但会行使自卫权。
美国防部发言人帕特·赖德1日说,部署在地中海水域的两艘美国军舰发射十多枚防空导弹,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但不清楚是否击中目标。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已与以色列防长约亚夫·加兰特通话,强调美方将继续坚定支持以色列防卫。
延伸
中东局势紧张,航班纷纷避让
据新华社电 伊朗军方10月1日向以色列境内多处目标发动导弹袭击。随着中东紧张局势加剧,飞抵或飞经该区域航班纷纷避让,以防被战火殃及。
提供实时航班飞行状况的互联网服务商“24小时飞行雷达网站”发言人1日告诉媒体记者,众多航司航班正在绕行“任何可能的地方”。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说,大部分来袭导弹被以军及美国领导的联盟拦截,少量导弹击中以色列中部,还有一些落在以色列南部。伊朗对以实施导弹袭击后不久,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发布紧急通知:“以色列遭到大规模导弹袭击,整个国家已处于导弹警戒状态。”受此影响,约旦、伊拉克、黎巴嫩等邻近国家纷纷宣布临时关闭空域。鉴于近期局势骤紧,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公司等多家国际航司均已宣布调整或取消飞往以色列、黎巴嫩等目的地的航班。伊朗实施导弹袭击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公司以及汉莎集团旗下的瑞士航空公司即宣布延长中东不同目的地航班的停飞时限。
链接
黎巴嫩真主党说与以地面部队发生交火
据新华社电 黎巴嫩真主党2日说,真主党武装人员当日凌晨在黎南部同以色列地面部队发生交火。这是自以军1日宣布对真主党目标发动地面打击以来,真主党首次证实有交火发生。
真主党发表声明说,这支以色列部队试图渗透到边境小镇阿戴萨,真主党武装人员与其发生交火,给以军造成人员损失,并迫使以军撤退。
另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以色列2日晨对黎南部3处城镇进行了轰炸。
当地时间10月1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说,已开始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目标进行“有限、局部和有针对性的地面打击”。真主党发言人阿菲夫1日则对半岛电视台说,真主党与以军尚未发生直接地面冲突,但已准备好与敢于或试图进入黎领土的敌军直接对抗。
逾200名中国公民从黎巴嫩安全撤离
据新华社电 随着黎以冲突升级,为保护在黎中国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中国政府组织先后两批撤侨。记者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目睹了整个撤离过程,此次撤侨行动整体安全、有序。
本次撤侨分为两批,第一批69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及11名外籍家属乘船前往塞浦路斯,第二批146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及5名外籍家属乘坐包机返回北京。由中方承建的援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作为此次撤离临时集结点。据不完全统计,在黎中国公民超过200人,其中150余人为该项目人员。
来黎已有十年的陈文芳带着女儿乘船撤离。“大家都很感谢中国政府组织撤侨。”陈文芳告诉记者,“大家明白撤侨是紧急措施,尤其是昨晚战况非常激烈,能安全撤离让人感到心安。”据她介绍,9月29日收到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发来的撤离意愿书,第二天就到项目点集合出发,在贝鲁特港登船。
已在黎巴嫩生活20年的侨领赵颖表示,中国迅速展开撤侨行动,整个过程安全有序。据她介绍,目前仍有一些人选择留在黎巴嫩,其中大部分已在黎组建家庭,留下的人已经储备好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