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的疯狂远超想象!
A股节前一周从2600暴涨到3300,创造无数个历史。
并且,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市场上赚钱效应极好。分行业来看,多元金融、酒类、券商、软件、半导体、餐饮旅游等板块涨幅靠前,上涨均超过30%;电力、石油天然气、公路、电信、陆路运输、贵金属等板块表现稳健,虽然均有所上涨,但涨幅尚不及大盘指数。上证指数涨幅超过20%,已经步入技术性牛市。
宏观上,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超预期,打压美联储大幅降息预期;中央政策转向提振居民和企业信心,市场对于经济增长预期明显扭转,风险偏好大幅抬升。多家国际投行已经将中国股市提升至超配评级,海外资金积极买入中国资产,港股、相关ETF都在上涨。
国庆期间A股休息,但是港股上演大奇迹日,从全球倒数成为今年第一涨幅的市场!
外资投行高盛假期发了个报告,说他们认为中国股市还有15%-20%的涨幅空间。
假期外围和国内发生了很多大事情,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
1、港股持续走强
假期A股没开门,但是海外资本继续看好中国股市,提前开盘的港股市场,涨幅达到9%,A50期指更是不得了,涨幅15%,香港上市券商股上涨了30%以上,其中中州证券大涨120%,招商证券160%,华泰证券60%,中信证券40%。
2、大量散户正在路上
有人做了个统计,国庆期间新开户可能有200万户左右,其中大量新户还没开完。
资金方面认为保守估计能带来万亿级别。
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概念,我们上半年国家队每天救市,其实也就打进去几千亿,若散户真的带来万亿资金,整个市场不可估量。
此外,这批新人都需要9号才能交易,那A股的可持续性就增强。
外资方面,中金做了跟踪发现外资短期内正在从印度、日本流出,而资金去向是港股,A股因为没开盘,所以暂时没结论。
3、美团发布的数据,国庆前六天到店消费规模同比+41.2%,游客日均消费规模同比上半年假期+69.6%。重点是人均消费上去了,这个信号非常重要。
4、10月6日下午5点,国家发改委罕见地提前发布预告,将于10月8日上午10点,召开“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带四位副主任出席,“一正四副”的发布会阵容配置,前所未有。
当晚8点左右,上交所发布通知,决定自10月8日起延长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这意味着,投资者在上午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提交和撤销指定交易的申报指令。通俗点说,投资者开户入市的效率可以更高了。
离假期结束还有一天,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管部门和A股交易所同时打破常规,释放不寻常信号,指向已非常明确:股市弹药充足,政策支撑随叫随到。
这是自“预期管理”出现在工具箱之后,官方对市场预期的回应,从未有过的迅速与自信。
不过,此番政策弹药与节前已有很大区别。如果说节前弹药的配方主要是“货币+房地产”;那么这一轮,则到了“财政+实体产业”。节前是突如其来快速刺激的强心针,节后则开始回到标本兼治的宏观基本盘。
事实上,节前一揽子政策发布后,股市情绪瞬间被点燃,行情持续攀升,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但掩藏其后的担忧、对政策延续性及配合性的疑虑已经开始蔓延。
因为无论在经济管理部门眼中,还是在经济学家看来,需求持续走弱是中国经济当前陷入低迷的主要原因。其具体表现为信心脆弱、预期不稳、私人部门缺乏活力,而这些因素才是一个经济体基本变量,它们不仅决定增长周期能否真正开启,也将决定股市能否真正步入牛市通道。
现在,经济更多的挑战则是来自内部。而且无论总量规模、结构特征、供需矛盾、腾挪余地、投资边际效益,中国经济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看起来,10月8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即将召开的“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新闻发布会,已经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准备好了充足弹药。以至于在10月6日晚上8点多,上交所便宣布自10月8日起延长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
起势于资本市场,又回到资本市场。起始于信心与预期,又回到信心与预期。
至此,这一轮提振政策的大致轮廓已经清晰:货币政策做先手,以股市和房地产为突破口,精准爆破,打破旧预期,提振社会普遍信心;后是财政政策接力,从实体层面改善宏观基本面,充实企业和地方信心,进一步稳住社会预期,建立经济企稳回升的长期基本盘。
不过在此也需要提示:不管倾向于投资股票、债券、黄金还是其他资产,多元化配置始终是穿越市场周期的重要策略。降息虽为市场带来了流动性,但也伴随着全球经济疲软的风险。通过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投资者可以在享受不同市场机会的同时,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