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7线作战?内塔尼亚胡又选中一个打击目标,这次不是伊朗
在中东这片火药桶般的土地上,局势向来如履薄冰,而如今,以色列似乎正在有意搅动更大的风暴,让人不禁揣测其意图。
虽说历史上以色列的敌人不少,但最近,他们却试图强行把叙利亚拉下水,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文章呢?
1、以色列陷入7线作战困境
首先,我们要了解以色列当前所面临的复杂局势。
以色列位于中东的核心地带,四周布满了潜在敌对势力。从南部的哈马斯,到也门的胡塞武装,再到伊朗这个老对头,处处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而在北方,黎巴嫩的真主党和叙利亚也一直是以色列紧盯的对象。
自2011年起,叙利亚就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盯上了,很多人都以为巴沙尔政府就此悬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在俄罗斯的鼎力支援下,巴沙尔政权竟然稳住了阵脚。这让不少人意外,也让以色列感到不安。
那么,以色列为何要在如此多线作战的情况下,又掀起一场针对叙利亚的攻势呢?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激进且冒险的决定。
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承受住这么多条战线同时进行的压力。然而,从战略高度去看,以色列这一举动并非没有道理。
2、为何以军大胆调转枪口,对准叙利亚?
可现在的问题,不是以色列为何打叙利亚,而是为何要在明知在面对7支战线的战略重压下,仍选择叙利亚作为目标?
很简单,这是在冲着背后大哥伊朗去的。从中东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叙利亚正是伊朗在地区内的重要伙伴,以色列希望通过施压叙利亚,来牵制伊朗的动作。
事实上,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早就不再局限于代理人战争。进入10月后,伊朗一口气打出约200枚导弹,给了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并不希望见到以色列与伊朗间冲突愈演愈烈一幕。因此,以色列在难以与伊朗开战的情形下,自然只能将矛头指向其他人,而叙利亚便成了一大选择。‘’
很显然,以色列就是想要告诉伊朗自己不会轻易屈服。不过,相应的伊朗也有“软肋”被以色列精准拿捏,毕竟伊朗动手有可能引起美国反制。
3、一场恶性循环即将开始
总的来说,以色列这种行为将会不断引起恶性循环。
眼看危机当头,叙利亚自然不甘示弱,巴沙尔和马希尔绝不会坐视家门被炸而无动于衷。他们可能寻求盟友的帮助,甚至可能联合其它反以势力进行反击。
同样,身在其中的伊朗绝不可能袖手旁观。作为叙利亚的坚定支持者,伊朗必定会在某个节点加码对叙利亚的支持,或许会提供更多的武器和资源。
虽说拜登政府对于以色列在中东的部分行动表示支持,但要求以色列避免重大伤亡,尤其是在对待伊朗问题上,后者拥有着可在2周时间内就提升到核武器级别的浓缩铀,所以,美国并不希望以色列真的将矛盾搞大。
总而言之,中东的动荡恐怕短期内并不会结束,可以预见,这片焦土上的风暴将继续肆虐。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时刻,我们更应该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用智慧和谈判来化解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