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在延安
我们通常看到毛主席与人的合影,基本上都是他居中间,甚至最中间。建国后是这样,即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也经常站在中间地带,不会靠边站。
然而,还真有那么几张照片,毛主席靠边站,站在最边缘,站在最中间的居然是他,个子不高,野心不小,能力不高,自视甚高。他就是王明。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会成员的合影。前排左起:项英、凯丰、王明、陈云、刘少奇。后排左起:康生、彭德怀、张闻天、张国焘、林伯渠、博古、周总理、毛主席。
自从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就成为事实上的领导核心,可他很谦虚地站在最边上,倒是王明这个曾经犯过大错误的人一点也不谦虚地坐在前排最中间,那是只有最高领袖才能坐的位置。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主席团的合影。左起:毛主席、彭德怀、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博古、王明、康生、项英、刘少奇、陈云和周总理。
毛主席仍然很谦虚地靠边站,所不同的是他站在了最左边,周总理(当时是党的副主席)也很谦虚地站在了最右边。数一数吧,王明还是站在最中间的位置。太恬不知耻了。
这个世上居然有这种人!
1937年,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主席、任弼时、张国焘。毛主席没有站在最边缘,而是往中间靠了,但是站在最中间地带的依然是王明。
在很长一段时期,王明一直是一个影子式人物,在莫斯科遥控博古指挥中国革命。
王明与夫人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他才回到国内,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
职务不高,但他却是苏联支持的人物。所以,大家都不得不给他点面子。
直到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王明才彻底结束他对中国革命长达4年的统治和14年的影响力。
王明,原名陈绍禹,字露清,1904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市)码头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自幼聪颖,有深厚的旧学基础。
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
1927年夏,捏造“浙江同学会”事件;1929年夏掀起了更大的“中山大学风潮”,使用一切卑劣的手段,发起对瞿秋白和中共代表团的攻击,致使瞿秋白被解除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职务,許多人受到开除党籍、团籍、学籍,送到西伯利亚作苦工的处分,也使有些人自杀,有些人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以马克思理论家自诩,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1930年年底,王明带头,罗章龙、王克全、何孟雄等起哄,集中攻击三中全会和瞿秋白,撤销了瞿秋白、李立三的政治局委员。
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按照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指示,派特派员和中央代表到各苏区进行反右倾斗争,导致“肃反”严重扩大化,严重伤害了大批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中高级党政军干部。同时,疯狂迫害毛澤東,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明又回到国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初期在武汉任长江局书记时给党带来很大损失。
中共“七大”之前,王明主要从事妇女和统战工作,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女子大学校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委员等职。“七大”以后,中央决定由王明担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党的政策以及起草法律条文。
1946年6月,中央又成立了法制问题研究委员会,中央仍任命王明为该委员会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王明领导该委员会出色完成了制定陕甘宁边区宪法草案、全国性的宪法草案等工作,还在山西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土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
1956年叛逃到苏联,加入苏联国籍,留居苏联以后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先后撰写、发表《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整风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逆行为》等书,恶毒攻击中国,攻击毛主席,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1974年3月27日病逝于莫斯科,葬于新圣女公墓。
王明在批判张国焘的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