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景豫好|“法院+工会+协会”源头化解劳动争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青莎 通讯员 徐晓艳 郭思楚
近年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积极打造“法院+工会”“法院+协会”多元解纷机制,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不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近日,管城回族区法院通过调解平台成功化解了多起劳动争议案件。
案件一
原告杨某于2023年9月入职被告河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后杨某与用工单位发生矛盾,公司要辞退杨某,杨某遂诉至法院。
接到案件后,工会调解员马皎静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原告认为被告未签订劳动合同并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被告则认为原告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属于合理辞退,对原告的诉求不予理睬。调解员了解到问题症结所在,便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向原被告释法明理。最终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导,双方达成共识,被告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向原告杨某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共计6000元,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案件二
原告代某、路某二人于2023年3月9日到被告某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电商部主播工作,双方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后一直未缴纳社保,2023年10月起,公司未再给二人发放工资,后代某、路某为维护自身权益,遂诉至法院。
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员刘林了解到案件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原被告双方,由于被告公司表示不予配合,调解一时陷入僵局。但调解员没有放弃,经过多次与被告公司人事部经理沟通联系,积极开导,化解当事人之间的怨气。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公司于2023年12月25日分别给付二原告工资及赔偿金14750元,企业和劳动者握手言和。拿到工资后,代某、路某将写有“依法调解 热情高效”的锦旗送到调解员刘林手中,表达对中小企业协会调解室认真负责、为民解忧的感谢之情。
“法院+工会”“法院+协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是管城回族区法院助推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成功实践,对于拓宽劳动争议解决渠道、切实提升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以来,管城回族区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81件,诉前阶段成功调解414件,近1/3的案件在源头得以化解。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管城回族区法院将持续加强与工会、协会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各方职能作用,把诉前调解同司法确认有效结合,确保劳资纠纷能够及时发现、止于诉前,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院力量。